成果紀錄

教育部110學年度跨域美感績優學校頒獎典禮

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辦理110學年度績優學校評選。全臺161所合作學校的課程歷經嚴謹的初審、複審和決審三階段,最終有19縣市的35所學校獲獎。今(21)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禮堂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由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王淑娟副司長授予績優學校獎狀與獎品之榮耀。

典禮以「跨域美感學習經驗影片」揭開序幕,隨後由王淑娟副司長與跨領域美感計畫總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趙惠玲教授致詞,給予表現優異的種子學校支持與勉勵,接續頒發「跨域美感領航獎」、「跨域美感卓越獎」與「跨域美感揚帆獎」3類獎項,表彰績優學校致力研發與施行跨域美感課程,以藝術為核心,支持更好的學習,將美感融整至其他學科領域,厚植學生的美感素養,樹立跨領域美感教育之典範。

S 16524085
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王淑娟副司長致詞

王副司長表示,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自103年推動至今,歷經9年的耕耘,已累計有926次學校參與,研發高達1,251件跨域美感課程,可見各校對跨領域美感教育的重視與努力已逐漸開花結果,展現良好成效,期望各界教師能持續耕耘美感教育,從學生、教師、學校到社區,以點、線、面方式逐步擴散美感經驗,同時串聯家庭、學校、社會,深植美感素養。

除肯定跨域美感教師的教學付出,典禮亦邀請跨不同學習階段、領域之4所獲獎學校分享跨域美感課程的推動經驗,希冀透過成功的跨域教師社群與跨科課程共備的經驗交流,發揮典範學習、專業成長之效。國北教大實小詹羽菩老師從融合數學、自然與藝術的大手牽小手跨年段共學課程闡述如何透過跨域教師社群的專業對話、相互學習與共備,帶動全校甚或他校發展跨域美感教育;金門多年國小余宛錡組長透過藝術融整海洋教育、性別平等、人權教育及數學、語文、綜合活動的多元議題式跨域課程,以校園採訪、社區走讀、淨灘到海廢創作,潛移默化的培養孩童同理心並提升社區意識;高雄民族國中則是分享結合音樂與環保議題的「動物狂想曲」系列課程;最後由桃園高中分享如何跨校跨科共備,建構出融入白色恐怖歷史暨人權議題並結合表演藝術的在地跨域美感課程模組。

為延續典禮效益,深化並豐富在職與職前教師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上的視野,下午並規劃了一系列跨域美感增能工作坊,涵括傳統竹工藝美感實作,以《明白歌》開展轉型正義、人權議題的戲劇創作啟發課程,以及透過現象取向藝術治療來剖析自己的多元媒材體驗創作工作坊,期使與會者在多樣性的工作坊中習得創新的教學策略,並碰撞出跨域美感課程的新火花!

此次頒獎典禮暨增能研習不僅提供合作學校、職前教師與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團隊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更凝聚了合作學校教師的美感共識,期待未來大家攜手共創臺灣優質教育的前景,完整體現跨領域美感教育的內涵和價值。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