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屏大表演藝術研發跨科教學,學生劇場遊戲設計初體驗

國立屏東大學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多年,擔任南區師資培育大學師培學校。2020年下半年舉辦教案開發工作坊,並於教育學院教育系「表演藝術」課程內進行實作,2021年1月4日以「藝術本位跨科教學方案」為主題,舉辦課程方案分享會,此次參與者多來自於教育系、幼兒教育系等教育學院的學生,也有幾位來自人文社會學院英語系、管理學院行銷流通系等修課學生一起參與。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6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5

師培委員音樂系伍鴻沂教授引領下,科學傳播系鄧宗聖副教授以表演藝術為主體,在課程裡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張禮物卡(完全空白紙卡),上面寫下最想表達的想法 (讓人幸運的觀念、可以是感動你的話、你希望看到的改變等等),並把這個想法放到自己專業中至少一個領域科目,用表演的方式進行學習設計,形成「表演與XX」的跨科課程方案。在課程方案發展過程裡,學生參考並引用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2.0創課方案」為媒介,並依據其中「美感元素與美感形式」的提示做為自我評量與思考的參照。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11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7 1

在表演活動裡,每張禮物卡上的一句話,在這次課程方案裡就是在教室裡想帶學生去理解的概念,因此禮物卡左上角寫下的是結合大家未來的學習領域,右上角寫下的是潛在的可能性連結。左下角是表演藝術裡的元素,右下角式美感的形式,用這個方式幫助大家思考未來的創作活動設計。 把未來課程中可能的科目、美感元素、美感形式概念連連看的過程,是思考把XX變成表演創作的實驗,每個參與者雖然只是創造一個學習單元,但整體來看,在這次工作坊裡,所有參與者的創造的學習單元都可以交互應用,發展成未來可用的教學資源,帶到教學現場去發展。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12

此次參與者的方案設計,多數以劇場遊戲方式進行,雖然只是遊戲,但仍可把遊戲當作一場「戲」,在裡面運用表演藝術美感元素中的「主題」「即興」的組合。舉例來說,有學員想表達「體驗老化」的概念,遊戲使用向上拋接傳球的運動,但置入年長者行動不便的社會性議題,大家在此起彼落地呼喊下,不讓球落地。但主持人會透過敘說「你的手退化了」「你的腳退化了」在遊戲者身上不同的部位夾上小球,強調不能使之落地的原則下持續進行拋接球的遊戲。這種不斷加入「限制」的遊戲裡,讓參與者體驗不斷老化不便的主題,在不同關節上夾球,增加移動與行動的難度下進行拋接傳球的即興,讓本來簡單的接球遊戲,卻在增加限制下形成主體式的表演與即興,以達到同理心的回憶與敘說。不同的是,遊戲裡通常都用輸贏競爭來增加刺激,但在跨科教學的遊戲裡面的東西不會只有輸贏,更感受提升與反思的學習意義。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9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2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3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4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7
表演藝術跨科方案分享會 210220 10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