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108學年度臺東種子學校成果發表會議

109年3月19日,我們在於臺東縣立新生國民小學舉辦「108學年度臺東種子學校成果發表會議」,臺東縣立馬蘭國民小學、臺東縣立大坡國民小學、臺東縣立新生國民小學、臺東縣立三民國民小學、花蓮縣立觀音國民小學、國立臺東高級中學、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部等多所種子學校共同參與。


👉臺東縣立馬蘭國民小學張鳳珠校長、陳丁源老師發表「鐵人進行曲」,閱讀運動家的故事,將其改成劇本並以皮影戲演出,結合藝術、國語、綜合,帶領學生體驗戲劇創作的過程。
👉臺東縣立大坡國民小學鄒詩含教師及教學團隊發展出「大坡米・樂」課程,串聯視覺藝術、音樂、語文、資訊與綜合活動,了解池上鄉的稻米農家文化,並規劃出稻米的行些文案,將藝術涵養發揮在生活實踐。
👉臺東縣立新生國民小學張釋月老師以「漫遊音樂世界裡」,了解社區的傳統音樂文化,再融入西方曲風進行音樂創作,結合音樂、視覺藝術、語言與綜合,培養學生的觀察及感受能力。
👉臺東縣立三民國民小學吳慧麗主任呈現「手印狂想曲」課程,結合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國語,以學生的日記為出發點,結合生活經驗,展開音樂、舞蹈與面具創作,讓學生的語文學習透過具像化的藝術創作呈作靈感,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
👉花蓮縣立觀音國民小學張筱琪教師發展出「神鬼獵人獵熊趣─秋風林英語話劇」,融入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英文與社會,了解家鄉獵人文化,並透過英語劇本的口語練習、樂器伴奏,道具製作,以戲劇演出呈現課程成果。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謝翠玲老師規劃「燃燒嗎?垃圾」課程,融入音樂、表演藝術、地理、公民、資訊,以臺東焚化爐重啟事件為主軸,進行批判思考由表層進入深層學習,並藉由影像剪輯、歌曲改編及創作等方式,表達出對故鄉山川自然景物與臺東人生活軌跡的深度關懷。
👉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龔同光主任發展「食在有藝思」課程,藉由食材擺盤藝術、插花藝術,以及生活美學、後製音樂搭配等,結合視覺藝術、音樂與數學,由美感行動凝聚集體記憶和對生活的感受力。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附設高職部許懷之老師規劃「關鍵比例」課程,藉由可視性的空間裝置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結合校慶主題活動,以桌遊概念課程聚焦為「地景大富翁」闖關遊戲,融入視覺藝術、國文、數學、室內設計科,帶領學生實際體驗美感歷程。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