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三)在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民小學辦理竹苗區種子學校成果發表會,計畫協同主持人陳韻文教授、師培合作大學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陳孟亨教授和幼兒教育學系劉淑英教授一同出席,並匯集竹苗地區共15間的種子學校,呈現的課程面向多元且豐富,讓與會者收穫滿滿。
善用生態系視野和在地文化串聯課程,融整「視、聽、嗅、味、觸」五感體驗,是竹苗區跨域美感課程的一大特色。新竹縣關西鎮太平國小讓學生運用「金(金工)、木(木藝)、水(染藝)、火(玻藝)、土(陶藝)」多元媒材創作,回應當地文化及環境保護等議題;芎林國中選用徐仁修的《村童野徑》影像詩集,引導學生重新發現芎林的四季脈動,並經由五感想像的練習,為富於生機的影像配上適合的音樂。苗栗縣苑里鎮的蕉埔國小環繞在地石虎議題,發展出一系列包含桌遊設計、AR影片錄製、3D地景模型建置及石虎保育行動劇的跨領域美感教學方案;頭份鎮信義國小則以東方美人茶為主軸開展課程,透過說茶、知茶、懂茶、舞茶四個面向,讓學生對家鄉的產業有更深的認識。
另有學校從學生最熟悉的校園開展課程,勾勒「美,俯拾即是,不假外求」的美感教育願景。新竹縣內灣國小「探索生態美、漫遊美力灣」校訂課程,整合跨領域、跨年級和社區的教育資源,讓學生觀察駐校嬌客紫嘯鶇的生活習性後創作漫畫立體小書;竹東高中以學習生態鏈的概念,引領學生感知校園中的學習場域,並且予以改造。苗栗市文山國小基於藝術再造生活的理念,讓學生運用校園中收集來的松果與廢棄物,重新打造成藝術作品,美化校園環境。
更有老師以學生的需求和福祉為創課動力,開展出以人為本、超越學科界線的跨領域美感課程。苗栗縣大湖鄉新開國小一名學生在數學課容積單元時遭遇學習困難,促發老師開發水泥盆系列課程,讓學生從自己製作水泥盆到種植和照顧食用植物,體認到數學不再只是紙上的計算公式,而是生活中可以運用的能力。新竹六家高中雖因畢業典禮而無法出席,但仍準備成果影片,其課程引導學生運用藝術媒介,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致意,落實生命教育,相當動人。
其他學校還為我們展示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各種可能性。新竹市大湖國小為視覺藝術課程引入社會學的視野,讓學生關注日治時期藝術家及作品背後的歷史脈絡或反映的社會議題,進而運用肢體展演,予以活化詮釋;曙光女中國中部讓國文課動了起來,以剪紙動畫介紹成語的來由與背後的故事。竹北市興隆國小與臺北市民管樂團合作,開發「管樂王國」課程,以「管樂家族」的概念編寫故事,再進行動畫的拍攝與配樂。苗栗縣後龍鎮同光國小的「發現小小賈伯斯」課程,通過讓機器人跳舞和繪畫的任務,培養學生科技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進藝術涵養;苑裡高中的課程則是結合音樂、視覺藝術、國文、家政及資訊等學科,從服裝、走位、配樂、角色對話等,指導學生一步步完成音樂劇的製作與展演。 各校雖各有困難之處,但仍致力為學生開創富於美感的學習經驗,讓跨領域美感課程持續在新竹與苗栗深耕。期許將來有更豐富精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