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110學年度雲嘉南區課程交流分享會

65
活動合影留念

111年7月11日辦理《110學年度雲嘉南區課程交流分享會》,由計畫協同主持人──林小玉老師主持,以及師培委員──陳箐繡教授、戴君安教授、陳虹苓副教授、黃瑞菘副教授與會給予寶貝回饋意見,另有雲林縣國教輔導團李昱慶課督、嘉義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專案辦公室徐詩婷助理等縣市承辦人出席給予種子學校教師支持鼓勵。

3
分享會概況

本次課程交流會雖許多老師提到因疫情停課影響,故課程多有延續性,但特別的是,今年多位老師在課程中加入了「議題性」,讓課程能夠更進一步深化,也更整合,另有老師在課程中融入了「話題時事」引起同學學習興趣。

地區方面,台南區的學校可以看出較有多人專業教師共備社群做為課程連結,團隊人數多至9人,另也多結合業師、增能工作坊、跨校資源、社區走讀的整合。同時亦較為重視雙語課程推廣,課程多融入英語教學或設計、文創元素。

雲嘉地區學校則重視「在地性」、「移地教學」,課程多從「校本特色課程」出發,教師觀察在地特色、依學生能力彈性規劃課程。將課程結合「田野調查」元素,串起「家庭教育」、「親子共學」、「隔代共學」等特色,讓人與社區關係更緊密。

40

雖城市與鄉間學校課程各有其差異,但可以看出教師們致力在跨域美感課程中,將老師觀察到、認為學生可能較為不足的能力,轉變創發成為特色課程。「為學生而教」這樣的適性適地課程,正好補足了考試科目不足的部分,或許也讓學生學得更多、感受更為深刻!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