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111學年度竹苗區標竿暨種子學校線上成果發表會

大合照

竹苗區標竿暨種子學校線上成果發表會於6月07日上午辦理,由計畫協同主持人高震峰老師主持,師培委員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陳孟亨老師、中國文學系羅仕龍老師,諮詢委員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劉淑英老師,以及新竹縣市教育局處的郭成隆校長、李宜靜教師皆出席參與,一同聆聽竹苗區學校的豐碩成果。

新竹關埔國小、苗栗信義國小、國立清華大學附小皆從學生每日生活的校園出發,從生活經驗引導美感的體驗學習,關埔國小透過校園建築,引導學生經由課程來影響校園外觀設計;苗栗信義國小與清大附小同樣以校園植物為主題,並開展全校性的課程,信義國小著重以不同感官體驗,引領學生探索植物;清大附小則藉由多元的視覺藝術實踐,讓學生深入了解校園植物。

7.清大附小3

苗栗苑裡高中與新竹興隆國小同樣以環境教育、海洋廢棄物為主題,展現了同樣的主題,在小學端與高中端可以有不同的進行方式。苑裡高中結合校本服務學習,進行淨灘、社區再生活動,連結在地實踐;興隆國小則藉由多元的學科串連,以視覺藝術、音樂、語文與資訊,引領學生探索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

6.苗高

新竹竹東國中與苗栗高中結合在地人文與產業發展,使得學生深入瞭解家鄉,進而對在地產生認同。竹東國中結合在地林業發展,規劃山林探索,讓學生了解森林、維護森林,也記錄耆老工作場域,傳承文化記憶;苗栗高中透過視覺藝術、語文、社會等學科,利用文本學習,帶領學生探索家鄉、走讀家鄉,從共畫牌卡,畫出對於苗栗的想像。 新竹大湖國小與苗栗蕉埔國小則以學生中心為導向,了解學生需求並運用問題解決法,開展不同的主題課程。大湖國小為了長期共同參與計畫的畢業生,與學生共同規劃了專屬他們的成長禮課程,透過歌聲與影片,送給自己與學生畢業之禮;蕉埔國小以微電影製作為主題,結合健康與體育議題,引導學生從規劃劇本、拍攝、剪輯等過程完成影片製作,同時讓學生關注自我身心發展。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