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111學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合作學校東莒國小參訪交流暨連江縣課程推廣研習

本計畫團隊112年5月10-11日於馬祖東莒和南竿分別辦理《112年度合作學校連江縣東莒國民小學課程參訪交流》與《112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連江縣縣課程推廣研習》,於5/11下午16:30圓滿結束。非常感謝趙惠玲教授、高震峰教授、莊敏仁教授、李其昌教授給予協助與指導,讓兩日活動圓滿順利完成。

S 58580999

在5月10日的《112年度合作學校連江縣東莒國民小學課程參訪交流》中,教授們共同前往東莒國小參訪,在劉碧雲校長熱情的引導下,前往剛整修完工的美術教室進行課程發表。六年級班導師鄭惠琴老師帶著班上三位學生介紹「聽見下雨的聲音」課程,藉由師生共同透過藝術創作與其他領域相結合,創造豐富精彩的課程實踐樣貌。而東莒國小延續海廢議題,在111學年度的跨領域美感課程「海廢不廢-請編請坐請喝茶」將藝術島中展出的作品透過課程實踐融於校園中。

S 166461447

5月11日《112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連江縣縣課程推廣研習》於連江縣介壽國民中小學會議室辦理四場精彩的跨域美感課程講座。介壽國中小校長吳健忠及國小部教導陳崇文主任也介紹由馬祖在地文化、景觀、生態所組成的彩繪牆,讓人在短時間即可看到馬祖的美麗風情。

課程研習首先由 趙惠玲教授介紹計畫的緣起與進程以及未來推向國際展望,而課程模組教學由高震峰教授運用ChatGPT引導教師們思考「何謂跨領域美感?」,並透過多元智能的學習模式去回應且討論教師在設計跨域美感課程所帶來的挑戰、困難以及何謂最重要的問題,並藉由說明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多元型態,發展出來的課程實例去講解如何以藝術為核心去進行與多學科之間的合作與轉化。

接續,莊敏仁教授帶領教師們從樂曲聆聽與自我詮釋出發,以手電筒與冷暖色玻璃紙為教材,引導教師們去進行視覺結合音樂以及藝術表演的課程內容,亦從音樂起伏節奏結合肢體的律動,整堂跨域美感音樂設計課程輕鬆且不失風采。

李其昌教授以教室演出「折箭」為例,帶來表演藝術如何從國文課進行跨領域教學的實際範例,透過教具-功夫扇,去連結肢體語言表達與互動的表演藝術課程,也帶出學員們的想像力,是堂饒富趣味和多元變化的表藝課程活動。

最後,於綜合討論及結業式中,師長們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意見交流,為新學期的課程發展提供更多美好完善之方向,讓兩日課程參訪與研習活動圓滿落幕。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