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紀錄

臺中市居仁國民中學:植物熱染原理與技法

時間:106年02月21日(星期二)

講師:陳儷予。熱愛大自然,喜愛觀察花草線條與局部特色,陳儷予將觀察所得全然表現在藍染作品的創意上。於是這些美麗的花花草草,躍然於長衫、圍巾、束口袋、桌巾上,甚至製作成精緻的手工書,吸引著眾人的眼光,後來陳儷予設立了「植工坊」工作室。

地點:居仁國中家政教室

講座內容:

1.校園植物-居仁校園內,九芎也是適合作為植物染的素材。我們衣服原料也來自植物(台灣有機棉產自埔里),食材也取自植物,蘭嶼的拼板舟也是取自木材,今日的主角是樟樹,採集前應對植物表示感謝。

2.染材部位-我們以植物的葉、根、莖、花、種子、果實、種皮來擷取染材,採集後經熬煮,煮時水要蓋過葉子,熬煮時間因部位不同而有差異,萃取之後的葉子像枯葉,之後晾起待乾即可。

3.熬煮過程-以不鏽鋼鍋子進行熬煮,樹皮較硬的話,需先剁碎再處理,也可利用果汁機打碎,咸豐草可打成汁來喝。

4.媒染要點-植物原色發色效果不佳,須利用媒染作為媒介,補強發色。蘇打粉、石灰、木灰、醋酸鋁、醋酸銅、醋酸鐵都是媒染劑。

5.摺布要點-預先留白的部位不要染,將布正反摺起,再綁橡皮筋固定。之後整條下水煮,媒染只要四角接觸染劑。小花花樣-正反摺三角形,以木片強化造型,再綁橡皮筋固定。

心得與回饋:

這次的講座讓學生跟著操作,在老師講解之後,跟著摺布、綁染、加熱植物染材,但因只有兩堂課的時間,加熱時間不足,導致上色結果過於淺淡,即使加了媒染劑,強化顏色,效果依然不佳。

從這次的操作來看,有幾點課程方向需要稍作調整:

  1. 加熱時間在染布的過程中,佔了蠻大比例的變項因素,後續若要加上鐵窗花的圖樣設計,效果可能因過於淺淡而不明顯,可能需要另找其他方法來製作。
  2. 使用媒染劑作為發色的媒介,有好幾樣都是以「醋」為基本元素,這些物質和顏色的關係為何?學生應該會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也許再找自然老師加入課程進行合作,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3. 原本課程設計是和家政進行整合,讓學生自染自印,並運用於服裝搭配,那麼,是否一定要以「圍巾」染色作為呈現的方式呢?若不執著於植物染的話,以壓克力顏料印製圖樣,應該會較為簡便。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