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 林小玉教授
跨領域美感課程係指「以藝術媒介、藝術概念、美感元素與藝術資源等,作為活化、輔助與融整其他學科學習的媒介、資源與策略及主軸,建構『以藝術為核心』(arts-based)的課程。」很榮幸自計畫開始之初便受邀參與計畫至今,十年的深度參與以及近身觀察,關於跨領域美感計畫,我見證了課程發展的動人軌跡。
其一,我看到跨領域課程從學校的懸缺課程,到成為學校顯著課程的軌跡
我國各級學校課程分工精密,尤其在中等教育階段,教師根據專長各司其職,科目和領域的分野明晰。而分科精準的代價,往往是教師間壁壘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學生缺乏知識整合的經驗以及策略,見小不見大,見樹不見林,不易涵養觸類旁通的思維或心智習慣,當面對需要整合性素養以進行問題解決時,常不知從何做起。
加入跨領域課程計畫的學校團隊,基於計畫端對於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定位,必須確實落實「藝術領域」和其他「非藝術領域」之融整,因此課程疆域以各種不同程度、規模或方式被打破。有的教師團隊藉由共備會議思量可以於各學期整合的領域及科目,將跨領域課程帶入學校顯著課程中的正式課程;有的盤點各學期適合的典禮或活動,將跨領域課程內涵置入於學校的非正式課程中。例如,花蓮縣觀音國小設計「觀音‧樂-山河之聲」課程,利用學校坐落於觀音山及秀姑巒溪之間的地理位置,將自然環境教育、環保議題及語文、社會領域融入烏克麗麗與歌唱課程,透過歌詞創作培養學生抒發對學校的特殊情感;南投縣過溪國小設計之教案「茶香琴韻樂音揚」以學校本位的茶道課程延伸,加入本土語及陶藝課程,透過手作過程培養學生耐心及堅毅的人格特質。
其二,我看到教師團隊從不確定跨領域課程應有的樣貌,到自信產出自家跨域美感課程的軌跡
在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計畫執行之初,包括計畫團隊以及合作學校師長都有一定程度的茫然,對於抽象的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如何實踐左思右想、瞻前顧後;有的怕所思所想偏離計畫精神,有的怕原有課程架構被打破而無從補救。幸而經過課程實踐的歷程,合作學校對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多元以及有機樣態多已能了然於心。尤其基於「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模組」等課程發展鷹架的一步步到位,各式課程影音資料以及一次次教師分享與工作坊的有形無形支持下,我看到教師團隊從不確定跨領域課程應有的樣貌,到自信產出自家美感跨域課程的軌跡。
如彰化縣鹿港鎮鹿東國小的教師團隊,結合藝術領域的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科目,非藝術的國語文、數學、社會、綜合、科技領域,多元文化、閱讀、性別平等、人權、食農教育等議題,並串聯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等機構,玩出各式特色課程,將鹿港的萬種風情透過課程讓學生深度感受。
「南音解密神很大」帶出鹿港三多–「古蹟多、小吃多、工藝多」,以鹿港「玉渠宮」帶學生認識在地特色音樂「南管」、認識娛樂之神田都元帥、「樂神」;以古廟的雕樑畫棟練習觀察生活場域,提供視覺藝術課的探索場域;藉由古諺解鎖先民日常,解密神話傳說,以音樂探討性別平等議題,理解每個時代的社會背景。
「π的理性與感性」延續以解密樂器的數字帶出圓周率,引領學生認識數學的理性與感性。以圓周率數字為音高,套入 Am、Dm、C7、G7 和聲進行,引導學生寫出 a 小調圓周率之歌;另於 3/14圓周率日,安排製作異國風味鹹派,設計 pi game,體驗 pi day等活動。
「返校 開學了」,以鹿港丁家後代嶺月30-50 年代自身成長經驗創作的兒童小說《一年櫻班開學了》為素材,結合音樂科鄧雨賢的《四月望雨》,把記憶推回過往時代,聽見臺灣人歷經日治、戒嚴、身份認同錯亂等時代印記的無奈。
「The COLORs SHINE in my HOMELAND」,以「color」為核心,串連起「膚色、種族」、「音色 tone color」、「風格、色彩」、「顏色」、「國旗」、「趣味」、「偏見(帶著有色眼鏡)」的多重意思。
其他我觀察到的軌跡,尚包含「課程發展從由上而下到由下而上」,「教師從習慣單打獨鬥到和學校有更深刻的連結」,「藝術領域教師從學校的邊緣人到計畫主要的規劃與執行者」,「教師社群從被逼著設立到多元自組」,「課程發展從被動接受到打破慣性主動發展」……。或許前述這些課室風景與課程發展軌跡在有些學校仍是闕如,或許這些努力仍限於少數的個體,但我們相信這些展現課程發展美好而令人欣慰與心動的一幕幕風景,會帶動,會渲染,能為學生學習置入更深摯的教育內涵。
「十年磨一劍 跨域動人心」,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走入十年,磨劍的是時間的淬鍊,是群策群力的力量;初衷和初心,則不外乎是來自於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更有靈性、更有感受、更具自信、更能追求自己與他人福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