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百寶箱

從語文教學到跨域美感—戲劇作為方法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羅仕龍 副教授

國語文能力是國民的基本素養,師培大學所培育的本國語文師資生,則是未來擔任第一線國語文教學的關鍵人物。因此,師資生在養成過程中所學習與接觸的思維,將決定其課堂實踐方式與結果。反過來說,現行國民教育的內容與教材設計,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師資生的思考方式,畢竟大部分在大學階段選讀師培課程的學生,也才剛從高中畢業短短數年不到。對於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計畫的師培大學語文科系來說,最大的挑戰與任務就是設法在師資生現有的國語文知識裡,找出可與藝術連結的端點。本文將以清華大學中文系執行跨領域美感計畫的經驗,說明師培大學國語文領域可資嘗試的做法。

國語文學科與藝術的距離其實並不遠。從國語文教學使用的文本來說,一般最常見的有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等四大主要文類。其中,戲劇是跨越了語文學習與藝術實踐的文類,可以作為純文學作品欣賞,也可以用作綜合性的藝術呈現,包括肢體表演、音樂與人聲表現、舞台與服裝美術設計等等。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期望國語文領域的師資生未來在語文教學現場導入藝術美感,理論上最容易切入的文類就是戲劇。

筆者109學年度下學期於清華大學中文系開設兩門與戲劇相關的選修課程,分別是「現當代中文戲劇」、「西方戲劇選讀」。為響應政府雙語教育政策,「現當代中文戲劇」是以英語授課,採用的文本是翻譯為英語的中文戲劇,如高行健《車站》、曹禺《雷雨》等經典名作。「西方戲劇選讀」則是以中文授課,使用文本是已經譯介為中文的西方戲劇名著,包括希臘悲劇《美狄亞》、莎劇《馬克白》、易卜生《玩偶之家》等。這兩門課程開設在中文系,修課學生並不限於中文系,包括人社院學士班(不分系)、教育學院、科技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都有學生修課,其中也涵括了國語文領域的師資生。

一般中文系的課程較著重在文字的理解與閱讀,是以文學為本體的訓練,強化學生將文字作為思想載體的工具。筆者因執行跨領域美感計畫,不僅著重戲劇文本的文學價值,更嘗試讓非戲劇專業的學生,藉由各種課程活動發現語文課程與藝術表現之間的連結。以下分項說明上述兩門課程因應課程需求以及跨領域理念,進而規劃出的美感體驗活動。

 

一、現當代中文戲劇

本課程以英語授課,主要原因之一是希望修課學生在閱讀非母語文本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將閱讀速度稍微減緩,進而思考語言背後所欲傳達的概念與精神層次的美感。也就是說,筆者希望能夠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找到超越語言表象、潛藏在中西語言結構之下的文學與藝術美感。另一方面,筆者也期望學生在語言之外,找尋其他的人際溝通方式,包括肢體、表情、聲音等等,而這正有賴於想像力的激發,以及美感形象的具體化。正如我們在看外國戲劇時,有些時候並不一定需要通曉語言,但仍可以通過演員的肢體、表情與聲音,達到共同溝通的默契,而這樣的默契,正有賴於行動者與觀看者之間美感經驗的共享與交流。

    為了設計以英語進行的戲劇教學活動,提供中文系、人社領域為主的修課學生發展美感表達方法,本課程與在地劇團合作,辦理以下兩個英語戲劇工作坊。

(一)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Theatre?(英語作為戲劇裡的國際語言?)
本活動邀請苗栗EX-亞洲劇團的藝術總監暨導演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帶領,課程在清華大學校內教室進行。活動設計的問題核心在於:如果我們將英語當作是國際語言的話,那麼戲劇裡的「國際語言」是什麼?英語是瞭解世界各地戲劇的唯一途徑嗎?答案顯然不是。江譚佳彥導演以他與劇團團員近年發展的「本質劇場」(Essence Theatre)訓練方式,將戲劇動作拆解為有如舞譜的編碼方式,精準控制每一句台詞所凝鍊的情緒與能量。亦即,表演並不僅是一個憑感覺創發的過程,而更具有高度的技巧性。這樣的訓練方式類似戲曲以及古典舞蹈,是通過仔細研讀文本與分析判斷之後,將身體作為一種編碼的載體,藉其精準再現文本閱讀過程中所推導的結論。對於許多中文系學生來說,過去常以個人情感或文藝理論來解讀戲劇文本,將戲劇視為一種純然的文字創作。EX-亞洲劇團的方法,則是讓學生通過身體創造出可以傳達文本意念的語言。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們很清楚體會到戲劇文本的美感未必只是由文字決定,而可以是一種身體化的文字來表達。

(二)Energy on Stage and Sensory Experiences(舞台上的能量與感官經驗)
本活動邀請新竹「不然.B計畫」劇團的蕭玟馨老師帶領,課程在該劇團的排練演出空間進行。蕭老師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本次活動通過基礎肢體練習,從平躺、行走、跑步、跳躍等等,循序漸進發展到聲音與能量的運用。對於大多數沒有戲劇表演經驗的中文系學生來說,通過身體的能量消耗與整合,對應到戲劇文本的台詞時,更能清楚理解到戲劇文本的節奏性與速度感。戲劇文本並不只是一連串傳達意念的文字,而是文字本身就具備音樂性(速度、節奏、音量等)。藉由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將文本轉化為三維空間的想像與美感表現。

    從語文學習到戲劇文本,再從舞台上的戲劇表現回歸到文字本身,非藝術學科的中文系學生也有跨域美感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則是植基於語文的能力。通過語言之間的轉換,開拓學生對於語言美感的多層次想像。語言是否只具有傳達意義的功能?語言是否也可以作為一種美感的工具或載體?如果人類的溝通與對話帶有音樂性,那麼語言元素是否也是一種可運用來傳達情意與感受的音符?這些跨媒介、跨學科、跨語際、跨文類的練習,都讓中文系的學生對於「語言之美」有另一個向度的體會。

 

二、西方戲劇選讀

相較於現、當代的中文戲劇,西方戲劇對於中文系的學生來說則是較為陌生的領域。然而,不管是希臘戲劇、莎士比亞,乃至於貝克特、易卜生等劇作家,都深深影響了當今世界的戲劇文化與演出。通過西方戲劇的閱讀,有助於學生建立文學與藝術美感之間的橋樑。筆者所任教的學校並沒有戲劇科系,也沒有足以提供戲劇教學的專業場地,幸賴跨領域美感教育的經費補助,得以為師資生規劃多項以戲劇為本體的美感活動。以下分項簡述:

(一)小丑表演與默劇藝術

本項課程活動由臺灣藝術大學講師譚天老師帶領,課程在清華大學校內的教室進行。譚天老師曾留學法國,在知名默劇大師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創辦的戲劇學校學習多年。默劇表演在人類歷史上源遠流長,早在希臘時代就有所謂的「mime」(啞劇、默劇)表演,也因此衍生出「mimesis」(模仿)的戲劇理論。對於非外語系、非戲劇系的學生來說,西方經典是人類共同享有的資產,而學習西方戲劇經典是讓自己視野更開闊的方式之一。但是,在進入到語言文字的閱讀之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通過什麼方式?為什麼某些情境下,人不需要語言也可以感受到幽默、緊張或害怕等情感?這些「非語言」(non verbal)的五感六覺是如何產生的?譚天老師通過基本的默劇與小丑練習,讓同學們藉由肢體、表情、走位、距離等方式,創造出可以彼此理解的一套溝通語彙。

對於習慣且擅長文字閱讀的學生(特別是中文系學生)來說,非文字的方法是否也可以有效表意?抑或可以創造出「意在言外」的效果?事實上,在日常生活的溝通裡,我們常常需要非語言的方法(如表情、肢體、手勢等等)來輔助語言的意義,甚至反過來說,同樣的語言文字內容有可能會因為非語言元素的差異,造成了溝通的歧義。譚天老師的小丑與默劇練習,正是在非語言的基礎之上,提供學生們反思語言功效的機會。從語言到非語言,需要將思維內容通過藝術手段轉化成各種外顯的形象,而這樣的創造過程對於非藝術學科的學生來說,正足以提供跨領域美感的連結。

(二)口語表達與文本練習

本項課程活動邀請新竹「不然.B計畫」劇團的仇泠老師帶領,課程在該劇團的排練空間進行。仇泠老師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現為專職演員、世新大學表演課程講師,有豐富的戲劇表演與教學經驗。本項課程活動主要是幫助學生在閱讀戲劇文本時,通過文字的理解、情境的想像,進而將文字化作具有表現力的舞台語言。這是一般戲劇科系在表演課程裡常見的訓練,但對於非藝術科系的學生來說則屬較為少有的經驗。為什麼同樣的戲劇文本由不同的學生讀起來,往往會在觀者之間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除了語言本身所含的情感之外,其中還涉及到聲音的頻率、速度、停頓等等,都可以將相同的文字創造出不同的聽覺美感。搭配本課程進度,仇泠老師選用的文本是希臘悲劇《美迪亞》裡男女主角因感情生變而起爭執的段落。學生們分組呈現,在劇團空無一物的空間裡,如何在沒有道具、沒有裝扮的情況下,充分運用語言效果引導觀者進入戲劇情境之中?藉由這樣的練習過程,學生不但更能掌握戲劇文類的美感,將戲劇文本帶進未來的教學場域之中;另一方面,也更能加強本身對於語言美感的理解,對於日後教授國語文教材時,可以透析語言文字本身的美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不然.B計畫劇團」為新竹在地表演團體「玉米雞兒童劇團」的子團,主要專注在青少年戲劇的創作與演出,並且以青少年為主要的演出人員,讓青少年在戲劇活動過程中找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連結。本計畫109學年度兩次在該劇團上課,除了讓清華大學的學生們走進社區、瞭解在地文化發展之外,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的師資生多為中等教育學程範疇,通過與「不然.B計畫劇團」的互動,不但自己在課堂親身實踐戲劇練習,更瞭解到戲劇作為語文與藝術教學的連結點,為日後將戲劇帶入國、高中語文及跨域教學場域打下了基礎。

(三)戲劇作為「在地」與「國際」間的樞紐——從EX-亞洲劇團的跨文化旅程出發

本項課程活動由苗栗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江譚佳彥導演、EX-亞洲劇團演員翁岱廉老師共同帶領,活動地點在該劇團的排練暨表演空間。在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的經費支持之下,我們得以通過校外教學的方式,將全班同學從新竹帶到苗栗,讓同學們親自體驗在劇團裡排練的感受。雖然苗栗距離新竹僅有咫尺之隔,但對於大多數學生(特別是非新竹本地學生)來說,卻是相當少接觸的地域。本次活動配合「西方戲劇選讀」課程進度,主要提問是針對該團的跨國製作,尤其是該團的莎士比亞製作:對於地處非都會區的劇團來說,為什麼會想演出作為世界經典的莎劇?在地的文化如何與西方經典產生連結?導演江譚佳彥在印度成長及新加坡學習的背景,是否為劇團的製作注入了國際性的觀點?何謂國際?何謂在地?有意思的是,劇團演出莎劇時,往往前來觀賞的觀眾並不侷限在苗栗本地,而涵括了臺北、臺中等都會區的觀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EX-亞洲劇團在語言文字、表現形式等面向,創造出不同於其他表演團體的美感體驗呢?本次課程活動讓修課學生們從文字跨越到肢體,從戲劇文本跨越到劇場空間,讓美感的體驗更加立體,也更能理解西方戲劇與本土文化的關聯性。對於未來即將進入中小學教學現場的師資生來說,如何充分有效運用區域戲劇資源,不但可以讓學生有參與藝術活動的機會,更可以藉由戲劇方法連結語文教學,而在地的劇場空間是最理想的場域。

(四)展演空間運用與戲劇美感呈現——以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為例

除了與新竹、苗栗兩處的在地劇團連結之外,本課程也嘗試建立與戲劇科系的連結,以達到跨領域教學、跨學科美感的理念。筆者特別商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張啟豐教授協助,安排臺北藝術大學的表演場館參訪,讓非藝術學科的學生們在學習戲劇藝術的同時,也能知道藝術專業科系是如何思考並建構戲劇課程教學。受惠於教育部跨領域美感計畫的支持,本次活動得以通過校外教學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從新竹帶到關渡進行參訪,並且由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的場館負責人孫斌立老師全程導覽。特別值得說明的是,本次參訪除了讓學生看到劇場後台、道具間與服裝間以外,還參觀了劇場機關的設計,以及讓同學們站到舞台上方的鋼索「貓道」,並且實際操作燈光拉桿,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到劇場的技術面向。北藝大場館不但具有專業水準,同時又兼顧藝術科系的教學需求,對於清華的師資生來說,可以更清楚理解戲劇文本的寫作需求及其應用在表演空間的各種可能。戲劇不只是閱讀的文本,同時也是帶有操作性的文本,藉由物質與技術的操作來創造藝術效果,對於非藝術學科的學生來說是極為特殊的美感經驗。

以上關於109學年度清華大學中文系「現當代中文戲劇」、「西方戲劇選讀」兩門課程的實踐與創發,涉及身體、表演、技術、空間等層面,不外乎是希望能夠在語文與藝術之間建立更多連結點,進而讓語文教學與學習有藝術的調和,同時也讓學生在戲劇藝術欣賞的過程中能建立更豐厚語文教育的底蘊。對於非藝術領域的學生以及師資生而言,不論日後是將戲劇文本用於語文教學,抑或是讓中學生接觸戲劇實作課程,相信都可以通過上述的各種經驗,激發出更多元且活潑的跨領域美感教學方法!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