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百寶箱

跨領域美感素養正成為新世代教師的內建DNA

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 陳韻文

跨領域美感計畫自2014年啟動以來,歷經「開發」、「深耕」、「推廣」、「轉化」等歷程,於2024年邁入第五期的「擴散」階段。這些年來,跨領域美感的種子不僅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開枝散葉,許許多多藝術領域與非藝術學科的教師攜手共創出知識與美感兼備的課程,從2019年推動的第三期起,亦邀請認同計畫理念的教授們,在大學的師培課程中引入跨領域美感的新視野,讓師培生從體驗、觀摩和學習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內涵開始,逐步成為能夠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中體現跨領域美感素養的教育生力軍,除了藝術專業的教授參與其中,還遍及語文、社會、數理、資訊等不同領域,嘗試在以藝術、美感為引的跨領域架構中,帶領師培生重新探詢學科內容知識與教育專業知識。

我與跨領域美感計畫的連結,是從第一期擔任課程諮詢委員開始的。猶記得初次訪視北門高中視覺藝術老師張力中以科學繪圖支持生物科學習的課程,感到非常驚豔,但也不免擔慮原本就處於學校課程邊陲地位的藝術領域,會在跨領域的過程中,淪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工具或策略,使其學科地位遭到進一步弱化。很感謝從計畫之初便擔任協同主持人的林小玉教授在當時為我釋疑,讓我跳脫現代教育學科觀框架的視野和本位主義,理解到從美感經驗出發並以藝術為中介的跨領域課程,其實是一種人本取向、反映真實經驗,支持學校教育與生活連結的統整課程;而當不同領域的教師都能從自身學科中發現美感,甚至借助藝術,在教學中引出知識之美,學習者便有可能如美國教育哲學家Maxine Greene說的,在美感經驗中「通往新的觀看、聆聽、感覺和動作」,獲得「認知的、感受的、情感的、想像的整體發展」,並且「了解自己的生命如何與周遭的世界有所關連」。而後,很榮幸成為跨領域美感計畫的協同主持人,陪伴這個計畫一同探索與前行,因而結識更多懷抱教育熱忱並為促進更好的學習而持續付出心力的師長,大家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分享有關學科與課程的理念,實施的歷程、成果及反思,擴大彼此的視域,也逐步優化課程設計與教學的方法。期間,我為不同單位開發的戲劇融入課程,亦受益於參與跨領域美感計畫所獲得的啟發,而其實踐經驗,又迴向成為能夠與跨領域美感教師分享的具體案例。

感謝師範大學歷史系石蘭梅教授自2022年連續三年邀請我與修習「社會領域概論」的師培生分享「以戲劇啟思歷史探究與學習」的心得。講座搭配課程演示的內容,似乎讓師培生對於跨領域美感課程產生了好奇和嘗試的動機,還未進入教學現場的他們,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反映出新手教師對於戲劇融入歷史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的想像和思考。每一年我都非常珍視,也慎重以對,將三年的問答並置,可以發現師培生提問愈來愈深入、具體,而我的回覆意見,說不定對現場教師的跨領域合作也能有所啟發。謹藉本文與大家分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跨領域美感計畫儘管才跨過了第一個十年,我樂觀相信,經由中小學現場教師的課程扎根,以及師培與合作大學教授的專業引導,包含「美學思辨與覺察省思」、「設計思考與創意發想」、「藝術探究與生活實踐」、「符號識讀與脈絡應用」、 「數位媒體與網絡掌握」、「藝術參與及社會行動」、「文化跨域與多元詮釋」在內的跨領域美感素養,已逐漸化入新世代教師的DNA;當這些師培生投身教學現場,將能靈敏地回應或啟引現實的變動,創造出豐富、遞歸、關聯、嚴密的課程,為學習者帶來知識、美感兼備,更全面而且創新的學習歷程!

-------- -------- -------- -------- ------- ----

2022年4月29日分享後提問和回覆

Q1.今日講者在開展活動前,說明歷史事件時,曾說到因為台下學生是歷史系,因此應該說明較簡略,不知道對於不同的對象、程度,老師會以什麼樣的說明、鋪陳向他們介紹。

A:講座雖然包含了互動的環節,但重點還是放在一些觀念的分享和戲劇融入歷史教學的案例介紹,所以就沒有提供會需要更長時間處理的文獻。在真正「身歷其境」的戲劇X歷史教學中,我會準備一些相關的資料供參與者於課前閱讀,建立先備知識;或者將這些資料轉換為角色情境卡(不是直接的劇本)或劇情中出現的文件,讓學生在運用理解和想像將之體現的過程中,結合知識的獲得和即興的樂趣。另外,也可以是先將歷史事件的「個殊化」抽離,轉化為具「普遍性」的情境(如:不直接進入白色恐怖時期,而是限制言論、思想自由,剷除異己的年代),讓學生經驗在那樣的狀態下可能遭遇的衝突和抉擇後,才發下欲探討之歷史時期的資料,做進一步探索。

Q2:想請教老師如果要將工作坊形式的內容帶到課堂上做發揮的話可以怎麼安排。因為演講內容好像是與國小、課外工作有關聯,因此我很好奇如此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套用在國高中生身上,如何安排課程會比較適當?

A:構成戲劇的必要條件不是服裝、化妝、道具…等物質元素,而是參與者願意一同想像。因此,如果要將戲劇融入歷史教學,重點在於如何引導學生進入戲劇的情境,以及如何建立歷史與學生的連結。如果以高中一節45分鐘時間來說,可能大家心態上才剛進入情境沒多久就得下課了。所以建議安排兩節連堂。以90分鐘的時間來看,區分成引入(準備活動)、體驗(發展活動)、反思(綜合活動)三個環節。引入階段,首要建立學生與情境間的連結。可以是關於欲探討時代/主題整體觀的一些討論或畫面呈現。體驗階段,如同課程的魚腹,也就是讓學生通過戲劇身歷其境的核心環節。通過賦予角色任務,引導學生從遠景拉到近景,深入分析和呈現該時代下特定人物的境遇和選擇。反思階段,引導學生為經驗和知識建立連結,拉開時間縱深,探討該時代社會/政治事件的成因、過程和影響。

Q3.戲劇融入的教學感覺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若要放入平時課程會不會產生困難?

A:戲劇融入歷史教學的效益是提供具體的經驗和情意面向的學習,以及打開歷史再詮釋的空間。但它確實是比較花時間的,從「提供資訊、知識」的角度來說,並不是一個經濟的選擇。就課綱來看,歷史老師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的學習內容,我並不認為每一單元都要融入戲劇教學。建議從一整學期的課程中,挑選幾個比較複雜或跟學生現代經驗比較遠以至於他們難以理解的單元,讓他們通過戲劇的角色扮演、情境模擬和公聽會討論,獲得更深刻的學習經驗。

Q4.如果教學內容的段落中沒有足夠的影像或聲音資料,該如何設計這樣需要感官體驗的課程呢?

A:既然是「感官體驗」而非「歷史再現」,著眼點不在於肖真性,而是理解而後想像,體現而能獲得實際感受的過程,因此不用拘泥於影像或聲音資料的有無。呈現戲劇的角色和情境時,重點放在「態度」可信,而非外在形象的細節,教師的引導反而要回到對於人性、人際、社會互動的理解。

--------- --------- --------- --------- --- ----

2023年5月13日分享後的提問和回覆

Q1.和博物館機關進行合作的時候,是否應要事先讓學生知悉?(避免臨時請假而錯過機會等問題)

A:館校合作有許多行政溝通的細節。中小學一般到課狀況與大學不同,溝通的重點倒不在於損及缺課學生權益,而是因為通過戲劇虛構的框架,引發學生的動機,並讓他們擁有探究與實作的主動權,是這個課程背後的理念,需要學校老師共同維持這個「信以為真」的假定。

《另眼發現臺灣》第一週進班教學時,學生知道是來自博物館的老師,但是經由學生在過程中的推理,才「有了」第二週的臺博館參訪,以找出真相。事前與申請學校的老師溝通時,請他們在家長日可以預告將有校外教學活動,但確切日期和地點有所保留。

Q2.假定的情境假設書寫,是主觀的書寫,有時會出現與史實相悖的書寫,要怎麼幫助學生在進行活動時不被誤導?

A:首先,所謂的「史實」究竟是誰說了算呢?若非重返歷史現場,關於歷史事件的書寫,很可能如同瞎子摸象,各言其知,卻未竟真相全貌,也可能因為不同的立場或重點而被重新改寫……

若非將歷史戲劇化演出,而是採用身歷其境的方式探究,戲劇應用於歷史教學的優勢在於能通過從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的敘事轉換為當事人第一人稱的視角或第二人稱的對話體,引導學生結合情意和認知,探究過往事件脈絡中不同的人/立場/觀點。在此模式中,想像情境和代言人物有助於催化學生對於歷史事件的切身感,而學生探究與反思的深度,則取決於老師選擇出哪些「事件關係人」、「視點」或「時間點」,以及事前事後的補充資料或引導討論。

通常,我會在學生呈現之後,提供目前為多數人所知的敘史版本供參照,二者之間不一致的「裂隙」,或者為何某些人的觀點缺席或是被放大/隱蔽,反而為歷史探究方法提供了絕佳的學習機會:不止關心who/where/what什麼人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how怎麼發生的?why為什麼發生?也關心:who這所謂的「史實」是誰的觀點/版本?how是怎麼說的?why為什麼這麼說?

Q3.感覺今天後半部的許多老師分享的活動方式及教學策略需要有專業老師引導,且不容易在一般課堂中進行,想請問有沒有比較簡易的運用方式或策略?

A:戲劇融入歷史教學,關於歷史事件的深度探究、消化與轉化,戲劇想像的建立和維持,過程中的引導和回應,確實都需要專業和經驗。歷史和戲劇的最基本元素都是人、時間、空間。對於新手老師來說,比較容易上手的大方向包含:

*嘗試將歷史敘事的直述句轉換為疑問句,並代入不同的主詞:「如果……,可能怎麼樣呢?」

*鼓勵學生討論,並將資料或想法予以視覺化或身體化;除了文字、圖像,也可運用身體x空間距離,演繹涉事者彼此之間的關係。

*從人、時間或地點,抓出該歷史事件從原因、過程到影響的關鍵環節,讓各組承擔不同場景,同時或依時間軸呈現後,深入討論。

Q4.辛苦老師了,今天演講中有許多出色的教學案例分享;想提問的是,如果學生群對特定議題(如原住民族歷史)無法引起共感時,可以有怎樣的橋樑銜接與提供呢?

A:為學生搭橋確實是任何教學者應該放在心上的,尤其如果希望學生投入學習的歷程,這更是關鍵。廣的來說,老師要設法從想教的知識中,找到一個貼近學生知識/經驗/興趣的「同理主題」(brotherhood),讓學生能夠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歷史是人類經驗的顯影且永劫回歸,如果該單元關於撒奇萊雅在達固湖灣事件後「被消失」,也許在進入正題前,可以先問問同學是否曾有無法公開承認自己身分、說自己語言、必須寄人籬下的經驗,想像那可能為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戲劇教學也常運用遊戲引入,破除學習者的心防,《風起.奇萊平原》便是讓參與者從遊戲體感經驗轉入到歷史事件。

Q5.要如何拿捏歷史本質以及戲劇的內容分配,以及在教案設計的過程中,要如何使學生不會過度本末倒置,還是能夠學習到歷史的本質?

A:在此,戲劇是作為一種活化教學的策略服務歷史教學的。戲劇的生動性,確實有利於學生更深刻的認識較複雜的歷史事件,或是探究懸而未決的重大時刻,但未必適用於各個單元,或是特定單元最有利的教學方式,若是要學生演出歷史而花很多時間撰寫腳本和排練,更是喧賓奪主。建議以歷史單元為本,適時穿插「3.」建議的方式,讓學生經過10分鐘以內的組內討論和簡單準備(即興),呈現出對該事件的詮釋。教學的重點放在戲劇轉化資訊之後的討論。

Q6.在戲劇活動進行時,不僅止於史實講述,也開放學生想像。是否有可能會發生在讓學生學習經驗、產出的時候,卻與實際時序、史實背離的問題?

A:戲劇融入歷史教學時,建議採「引入-戲劇體驗-反思」的單元結構,引入階段可以先由老師提供背景資訊或提出重要問題;戲劇體驗階段開放同學想像,用意在召喚歷史學習的「情意」;反思階段,老師除了引導同學就前一階段回饋和討論,也有責任將前述經驗與歷史做連結,補充正確、完整的脈絡,以扣合學習目標。

Q7.老師在最後回答上次演講分享的問題時,講到引入階段的情境要做,但我覺得這正是最難的地方。要怎麼讓學生放下自己、放下手機,進入角色中?

A:戲劇建立在共同的想像,引入階段要做到的包含讓參與者暫除疑慮(suspension of disbelief)和建立情境(context-building)。純戲劇教學時,我會在學期開始之初,花時間建立班級契約,讓大家建立對課程的認同感和安全感,也經常運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戲劇(如:運用相應於情境的音樂營造氛圍、準備呼應情境/人物的物件或利用腦力激盪的方式引起動機…)。我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試著從學生的角度想像,怎麼樣的方式會引發你的好奇,或讓你必須放下手機?(如:設定一個需要個人完成的任務)

Q8.關於課堂一開始的敘事、 戲劇及歷史三者關係,我覺得各組的看法雖然不同,但也都有其道理,想問老師您有沒有更加明確或簡明的解釋。

 A:我也覺得各組同學的立論都有其道理,都能夠成立。

對我來說(你們可以不認同),人是說故事的動物,習慣用敘事來梳理經驗。敘事可能通過口傳、文字或身體等不同的方式傳遞下去。口傳運用的媒介是語言,傳述時的內容、聲調、語氣往往因人而異,保有某種開放性;文字因為留了「本」,一方面將內容固定下來,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進行版本比對;身體化的敘事動員了最多表意媒介,最有利於「再現」事件。唯不管是哪一種,敘事的內容必然經過選擇的過程,我們聽聞到的,都不等同於經驗的全貌。

歷史是敘事的其中一種型態,除了主要通過文字紀錄,通常也傾向於鉅觀視角的大敘事;口述歷史則是當代對於大敘事孔隙的補充。戲劇以現在式、對話體「演出」而不是「說出」事件;當從歷史取材時,像是把大敘事又拆解成一個個主角的小敘事,而且運用的媒介不一樣,勢必有許多增減之處。

Q9.很感謝本週老師的分享,想詢問看看老師能不能分享今天所使用的簡報,因為裡面提及很多實際的教學狀況,有些似乎可以成為往後參考的內容。

A:簡報內容未包含完整脈絡和背後的理論基礎,若對戲劇教學有興趣,歡迎參閱https://independent.academia.edu/YunwenChen

分享的內容,包含課堂上分享的「楊逵」、「森丑之助」、「奇萊平原」等案例以及其他文章。

另附臺博館案例連結《文化體驗課程教師手冊:另眼發現臺灣 (電子書)》:https://reurl.cc/Egpmnn;《戲劇帶路,到博物館體驗文化》: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4193_郭元興.pdf

Q10.有關戰後的歷史,尤其是政治史,內容是否會有顧忌?個人認為以戲劇詮釋的過程可能要做更多的事前準備,也要對學生的展現成果先限制範圍,例如詮釋當事者的痛苦經驗時嬉鬧。

A:歷史讓人鑑往知來,而我相信「求真」是歷史教育非常核心的價值。在威權國家/時代,對政治史教學有所顧忌是可以理解的,但身處自由民主的國家/時代,若是自我審查,是否也就遮蔽/限縮了學生面向歷史的視野?5/12提到我高中時代的歷史老師(和她的先生)是戒嚴時期被「人二室」高度監控的「可疑分子」,在那個時代,她補充文獻,讓我們認識到不同於成王敗寇單方面敘事的其他觀點,並讓我們保有獨立思考、價值選擇的自由(她說:「擇己所愛,愛己所擇」)。相信你也能想出好辦法,讓歷史教學成為一件很有意義、也很具啟發性的志業!

你能夠注意到戲劇詮釋歷史時的「倫理」角度,非常成熟謹慎。當運用戲劇於歷史教學時,情境氛圍的營造確實是需要注意和提醒的。然戲劇以身體之,召喚出的身體和情感經驗較語言文字更甚,如果整堂課都是沉浸在痛苦中,雖印象深刻,卻可能輕忽了對學習者身心的後續影響。所以,我通常會在過程中穿插一些較「輕盈」的情境,注入一些喜劇調劑(comic relief)的機會;讓學生非以第一人稱,而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詮釋;或是採用摘除語言對話、但通過身體姿態與表情突顯當事人情態的定格畫面(still image)呈現。

Q11.想請問講師將學生帶入情境除了自己說故事之外,是否有使用過其他材料如影視加以輔助?

A:我通常不會從影視帶入情境,主要是因為影視已經把方方面面的元素做足了,再加上通常有娛樂商業的考量,一旦形成某種既定的印象,反而容易限縮學習者對情境、人物的想像;而想像,正是學習者為自己與故事建立連結、進而生產意義的第一步。若是想運用影視帶入主題,建議先帶著學生從「這只是一種詮釋的角度」討論和「找碴」解構,再一起重構情境。

88d74def A469 45b8 A53a 1c88064af65e 518681c9 339f 46a8 A3de A0bdcdead8f4 Encrypted 1

------ -------- -------- -------- --------------

2024年11月15日分享後的提問和回覆

一、教學相關

Q1.戲劇課程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也能應用於或融入歷史教學?

A:戲劇是綜合性藝術,包含許多不同的元素,應用於教學時,可視教學者自身的能力和時間、空間等條件,擇要取之。除了可以運用本次講座示例的「物件/檔案/文件」和設定解謎的情境,逐步帶出更大的脈絡,亦可選取歷史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及其人際網絡,從人性理解的角度,探查歷史書寫沒有交代到的裂隙,亦可藉「過程戲劇」的角色扮演和通過「空間中的身體感」經驗(可參考蘇慶元老師帶領的「內本鹿過程戲劇營隊」案例:https://youtu.be/N20NaDUQu-I?feature=shared)和反思,進探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

Q2.針對中學生,該如何將戲劇融入歷史教育之中,說服中學生這樣的學習方式是有意義的?

A:首先要說明的是,戲劇只是歷史教育的其中一種教學策略,它有助於學習者從情意的角度與歷史建立連結,以及培養從多元觀點詮釋和重新評價歷史的能力,但在學校教學時數和進度壓力的限制下,必不可能每個單元都以戲劇為之。如果準備充分,從「建立情境」、「體驗過程」到「反思討論」的歷程環環相扣,創造「有感」和(就學習者主體來說)「有意義」的學習,根本毋需耗費時間行說服。

Q3.教師如何斟酌,設計出符合中學生難度的戲劇融入課程呢?

A:與任何學習領域一樣,太簡單或太難的學習任務都會讓學習者缺乏參與動機。當戲劇作為服務歷史教育的教學策略,所謂「難度」,應該不在於戲劇技巧的調節,而是從歷史探究與學習的深度與廣度,設計學習者投入情境的複雜程度。比較年幼的學習階段,可能所有學習者都是同一群體中的不同個體(可參考許瑞芳在《一八九五開城門》中的學習者入戲設定: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821 )。中學階段,我認為除了讓學習者承擔不同角色,讓不同的立場得以彼此表述和交鋒,更重要的是戲劇體驗過程中及過程後的提問反思與文獻對證(可參考狂想劇場的《非常上訴》:https://www.fantasytheatre.tw/works/?p=23),讓學習者發現「理所不當然」,對現象和歷史保有好奇或存疑。換言之,應用戲劇於教學,不是為了解答或強化歷史記憶,而是提問和啟發。

Q4.戲劇在呈現歷史人物的時候,如何在短短的一兩節課中,處理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立場?

A:戲劇不是萬靈丹,教學也不可能包山包海,如何聰明的選擇是關鍵,而選擇的標的當然回到單元的教學目標。戲劇作為教學法,珍視的是將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投入身體和情感參與其中的探究歷程。教師課前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是必要的,大量的資料不是一次塞給學習者,而是依學習者與情境/角色的「心理距離」劃分進程,逐步補充,讓他們不是以後見之明重現歷史,而是宛若歷史人物「活在當下、未知將來」的狀態下就該情境進行思辨與取捨;戲劇未必需要一直沿時間軸推進,可能是停留在同一時間點,循序細探不同人物/立場的處境。簡單來說,課堂上戲劇融入教學的部分,可以集中在歷史可能發生分歧/轉折的衝突點。

Q5. 在結合戲劇與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學生的興趣促進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情感共鳴,進而引發他們對當前社會與歷史連結的反思?

A:戲劇是一種珍視「當下共感」、「活」的藝術,而課程能夠發生影響力,計畫只佔了一部分,真正的關鍵在於教學現場老師回應與提問的功力,如果老師對於學習者、對於歷史、對於現實世界欠缺好奇,即使有戲劇作為教學工具,也會是「死」的課程。我認為教師若是只為了學習者的興趣或學科目標服務,很容易產生茫然或挫折感,比較重要的是叩問歷史教育對於自己來說有何意義,自己想在歷史教育中扮演何種角色,關於歷史教育why價值信念與what意義版圖的澄清,先於how教學方法的探詢。亦即,先回到自身,問問歷史事件是如何引發自己情感共鳴以及對當前社會/歷史的反思,再轉而設計能啟發學習者的課程。

二、學生參與

Q1. 如果戲劇演出本身能夠增加學生的動機,但是要如何去控制課程的目標不會產生偏差呢?

A:戲劇教學是在框架/限制中給予探究、表述的自由。教師設計課程時設定明確的情境限制,教學時給予清楚的任務目標說明,嚴謹而敏覺地引導學習者聚焦和控制時間,是有可能達成的。不過,這確實需要經驗。

Q2. 想請問老師在進行戲劇教學時,是否遇過學生參與意願或配合度不佳的情況?要如何避免或是面對這種情形發生?

A:戲劇的想像建立在「暫除疑慮/共同相信」的基礎上,背後的精神是自由、自願,因此戲劇教學很注重經過集體協商、建立共同參與戲劇的班級契約。戲劇融入歷史教育,也許沒有那麼多時間協調出班級契約,但就像人們參與歷史事件的位置/距離有所不同,可以預想/提供學習者不同的參與方式,如:有人入戲成為歷史人物,有人是同一時空的記者,有人是史家,有人維持現實身分。當接受歷史教育的目標不是在強化單一觀點/價值,而是開啟多元思與辯,包容學習者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表述感受和想法,也許就不用那麼擔心配合度的問題了。

Q3. 在課堂上的案例分享不僅具有歷史意涵,也同時是容易讓學生去共鳴和思考,但想要知道在具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又或是可能會帶給學生體驗傷痛的活動中,要怎麼控制戲劇的深入程度?

A:戲劇召喚情感,「認同」和「距離」確實是設計任何參與式戲劇時必須再三斟酌與取捨的;若是參與者認同不足,情感出不來,若是距離不夠,又可能情緒宿醉。大原則是記得運用戲劇的老師不是要操弄學習者情感,戲劇只是通往歷史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當敏覺於學習者的狀態,適時推進或喊「停」。「距離」可能通過情感的淺酌(如:用定格畫面的方式聚焦,而不是投入更多感官的情境短劇),情境的中斷(停止在衝突爆發點之前),人稱觀點的選擇(第三人稱,而非第一人稱)等不同方式達成。

三、挑戰

Q1. 想請問講師在課堂的設計過程或執行上有沒有遭遇過什麼困難?

A:戲劇的切入點和教學時間的拿捏是一直以來的挑戰。曾經在面對不熟悉的群體或因學習者的先備知識/經驗差異過大,出現設計失效帶不動的窘境。從經驗中的學習是,不用把課程塞太滿,適當的留白,才可能有餘裕掌握當下情境,讓學習者隨著合理的教學節奏循序進入情境,引發想像以及情感和思維的共振。

Q2. 若教師本身沒有戲劇專業的背景,要操作戲劇結合歷史的教學,是否會造成實施上的限制?針對此問題有什麼建議?

若教師本身沒有戲劇專業的背景,要操作戲劇結合歷史的教學,是否會造成實施上的限制?針對此問題有什麼建議?

A:戲法人人會變,而知識/經驗豐富者,肯定能在課程設計上變出更多種花樣,臨場應變的能力也會更好。如果對於戲劇應用於教學有興趣,除了可參閱坊間相關出版品、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也可關注一些學校(如: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https://drama.nutn.edu.tw)、劇團(如:思樂樂劇場/悅萃坊 https://funlearningworkshop.weebly.com/) 、中心(如: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https://藝術生活學科中心/ 台灣應用戲劇發展中心 https://www.catt.org.tw/ ) 辦理的研習/分享活動,自我進修與提升。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