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發布

美感教育工作教師赴泰國曼谷探索藝術融入生活之美

Screenshot (15)

臺灣美感教育工作教師赴泰國進行美感教育之旅大合影

 

由計畫協同主持人陳韻文副教授率領20位中小學教師,10月15至21日進行為期7天的泰國美感教育進修參訪。本次參訪特色學校包括「威爾斯國際學校」(Wells International School),創辦人張耀浪董事長是屏東潮州鎮人,分享學校的教育理念及辦學模式讓現場教師們非常好奇,彼此交換意見,互動熱絡;「泰國藝術大學附設實驗小學」(The Demonstration School of Silpakorn University)」,副校長維蘇德.波先生(Mr. Wisud Po)介紹該校運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簡稱PLC)發展以藝術為基礎課程(Art-based),將藝術廣泛應用於各學科的學習,與臺灣跨領域美感課程有異曲同工之妙,他並表示歡迎未來雙方更深度的交流。

Screenshot (16)

威爾斯國際學校董事長與全體泰國進修參訪組成員合影

Screenshot (17)

威爾斯國際學校藝術教師和臺灣教師交流對話

另外,「詩納卡寧威洛大學附設實驗中學(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 Prasarnmit Demonstration School)為泰國的明星學校,校方特別介紹該校藝術教育發展有四大主軸,分別為視覺藝術、動畫、設計及數位媒體藝術,通過多元的學習內容及充沛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挖掘出屬於自己的競爭力,也帶領教師們進入各類藝術教室觀摩,該校音樂教師分享一段泰國傳統樂器演奏,並致贈每人1支竹笛,以音樂跨國界交流。透過課堂觀摩泰國藝術教育,以及校方課程內容設計交流,給予參訪教師實質教學增能,加深加廣美感教育實施的多元樣貌,並藉由參與曼谷當地盛大藝文活動接觸和深入認識泰國的藝術、文化、創意產業與生活。

Screenshot (18)

校方提供傳統樂器「手搖竹琴」讓成員體驗

「曼谷國際表演藝術節」(Bangkok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 Meeting,簡稱BIPAM)為東南亞地區專業表演藝術平台,由陳韻文副教授代表與東南亞地區藝術工作者進行對話,引述美國教育哲學家梅克辛·葛琳(Maxine Greene)曾說:「美感經驗引領我們通往新的觀看、聆聽、感覺和動作,是認知的、感受的、情感的、想像的整體發展,讓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生命如何與周遭的世界有所關連。」正如人生並非總是輕盈美麗的,20世紀以來的藝術創作者或論者也早已擴延了美和藝術的定義,美感教育即使以邁向更好的人更好的社會為目標,其內涵、邊界或策略仍然有待我們持續探究。

Screenshot (19)

「曼谷國際表演藝術節」工作坊結束後,進修參訪組成員熱切討論

Screenshot (20)

「曼谷國際表演藝術節」陳韻文副教授與東南亞藝術工作者交流對話

其它行程則涵蓋表演藝術、音樂、視覺藝術、建築設計等不同藝術類別,以及歷史文化景觀、當代藝術館舍和體驗工作坊等多元場域,兼容雅俗,揉合傳統與當代,強化教師之教學力及美感素養,並能應用於教學現場,是一趟收穫豐盛的學習之旅。

——-

「108年度美感教育工作教師國外進修參訪」-泰國曼谷

2019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