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方案庫

南投縣過溪國小─茶香琴韻樂音揚

將學校本位課程的茶道課,加入了音樂與閩南語客家語的歌唱,而此學期規畫了肢體伸展活動發展出舞蹈課程,從客家歌謠及閩南語歌謠中加入了舞蹈的表演,給學生不同的學習,讓學生於客語及閩南語課程中,除了靜態的語言.歌謠的學習外,加入了肢體伸展的動能,引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肢體伸展課程是身體與心靈的美麗洗滌,在靜態的語言及歌謠課程中可以練習對話與交談的方法,由語言及歌謠中,再加入肢體伸展課程(舞蹈),讓自己在高張力的狀態之後來不一樣的的饗宴,反而會在舞蹈課程之後讓心情更穩定思緒更清楚,並且在這裏學習不一樣的跨域課程。
現在學生因為課業壓力而導致很多行為的乖張,且會忘記自己的身體與心靈上的缺乏與需求,經由學校安排跨領域的課程中慢慢地調整學生課業緊張的情緒,讓身體回歸平衡與健康。
此外,原本的樂器的學習及茶道的學習課程做一個橫向的連結,學生由原本泡茶情境,加入了音樂的元素,此學期並加上了動態的肢體活動,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多元,也更加活潑。希望藉由跨領域的配合,藝術表演過程、閩南語及客家語詩詞歌唱再加上去,整合深化語言、茶藝、舞蹈及藝術的教學,並加入了肢體伸展課程,增加學生學習成效。肢體伸展課程並不吃力,它很緩和、很鬆弛而且不帶競爭性,它可以產生某種微妙的、爽快的感覺,並傳給肌肉,這種課程是因人而異的,不必遵循什麼刻板的規則,伸展運動靠的是自己,使你感到你就是你自己。進而再與原本的語言活動結合發展出適合學生的課程。
舞蹈課程中,以簡單的練習方式,漸進式增進肌力與柔軟度,並且感受自己的內心,紓解肌肉僵硬和痠痛的問題,並且增加身體的靈活性同時提供所需的休息。是一種體驗學習教育,學習者經由動態的舞蹈課程中,發展出簡單的技能,搭配語言及歌謠的唱誦表演。因此在跨領域的課程中,可培養學生的耐性及對人的尊重與感恩,並激發其對生命韌性和堅毅性格,並轉化為一個有藝術氣息的氛圍,此次百週年校慶成果展中茶席的芬圍中加上學生的歌謠及舞蹈配合中國古代揚琴的伴奏,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氛圍。希望藉由跨領域的配合,藝術表演過程、閩南語詩詞歌謠與客家語詩詞歌謠再加上去,整合深化語言、茶藝、舞蹈及藝術的教學,增加學生學習成效。
藉由學校教師共備課的過程及聘請專業茶藝師及舞蹈師到校進行教師研習增進教師授課的能力,加入音樂及語文及舞蹈等跨領域的素養,活化原本的茶道教學。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