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為高一新鮮人設計的跨領域美感課程:臺東高中位於臺灣東部,臨近太平洋濱的城鎮,學生多來自偏鄉,分散於狹長的東部海岸或花東縱谷 地區,校園生活適應常成為新生重要課題。為引導高一新鮮人儘速適應並融入高中生活,藝術教師社群特別設計 「青青校樹.深植我心」課程, 引導學生通過對校園景觀及植栽的觀察、認識、欣賞,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感,為安定的學習提供情緒價值,課程中融入社會情緒學習(SEL)核心 能力教學設計。
2、因應生源多族群的多元文化特性並培養學生關注藝術學習,培育與結合生活(校園)與文化的創意,教學內容透過鑑賞(賞析它組作品)、分 析(作品理念)、與實作(藝術作品製作歷程),以作品創作實踐歷程啟發學習者的全方位思考與發展。
3、以「資訊無落差,科技迎浪潮」的追求及實踐精神,教師應用現代數位音樂編輯軟體巨大的能力,使音樂創作作品在產出後經由錄音與其他功 能的搭配運用,呈現出嶄新且不同凡響的創意,其間藉由分別錄製的音軌層層疊合或是將自行輸入的音效與錄音檔組合成大異其趣的音樂,引發學 生學習熱忱。
4、運用3D建模軟體創作水泥盆栽造型,嘗試以音樂美術作品結合,將作品串聯成一個故事線進行校園實境佈展(佈景及佈置素材街取自校園);在內容上,學生們運用數位音樂軟體中的循環樂段(Loop)、自行編輯音樂、置入具象聲響及數位音效等方式於各音軌中,以符應植栽作品主題 ,在跨越學習上進一步獲得深化,帶動學生創意發想的延展。
5、與此同時,觀賞者在故事線起承轉合的樂章推進下,一方面結合具象作品產生互文互釋的效應,另一方面則開啟了閱聽者不同向度的審美經驗 與趣味,讓課程進行始終充滿盎然動機及探索的趣味,大大增進了學習效果。
6、培養學生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能力:透過校園實體策展學習:(1)創意思辨力:作品故事情節創作、分析設計理念並能相互詮釋( 2)以音樂旋律、和聲色彩及數位音效說一個水泥盆栽群的精彩故事(3)撿拾校園實境中的素材為佈展背景;多視角觀覽觸動多重軸線延伸,使 學生的作品可能性大增,呈現多樣性的美感經驗,讓藝術課程在生活中產生共鳴與內化,蘊含「依於人,游於藝」的人格與創意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