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每年9月至10月上旬台灣欒樹開始開出黃色花朵,果熟又轉為紅褐色,蒴果宛如小燈籠掛滿枝頭,有些果實還會轉成深褐色,一棵樹有多種顏色,因此也稱作「四色樹」,台灣欒樹樹色鮮艷令人不禁駐足欣賞。
內安國小正巧位於彰化縣「母親之河」八堡圳旁,路旁行道樹正是台灣欒樹,台灣欒樹是台灣原生特有樹種。因此,發想出結合彰化縣母親之河「八堡圳」和台灣原生特有樹種「台灣欒樹」為題材,輔以校園內鳥類與昆蟲生態為觀察重點。基於上述,讓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不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將自然、生態、人文與社會情感緊密結合,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理念
1.培養學生與自然的連結,透過觀察與實地探查,讓學生理解生態環境與植物生長的週期,增強對環境的責任感與保護意識。
2.透過藝術創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將自然元素轉化為藝術表達,從而提升他們對美的感知與欣賞。
3.深入探索地方文化與歷史,讓學生理解台灣欒樹在社區中的重要地位,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與認同感,並培養文化傳承的意識。
4.通過音樂與詩歌賞析,讓學生體會聲音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與
4
語言表達能力,並鼓勵他們用藝術來闡述對自然的感受。
5.強調合作與分享,透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促進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的發展,並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6.引導學生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實踐永續發展的理念,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成為負責任的地球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