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國小位於雲彩嬝繞的金針山和太平洋環抱下的大王村,村落族群多元且有著四個部落,這樣的環境孕育出學生開朗活潑的個性。學校以多元文化智能為核心發展校本課程,透過跨域課程規畫與教學,希望豐沛孩子五感,重新詮釋家鄉文化藝術美感。
本次方案以SDGS-11 永續城鎮為出發點,透過「聽vuvu 說畫」「再現太麻里」地方音樂、「打造校園新地標-公共藝術」和「太麻里前世今生-光影戲」四大活動,引導學生在大王美學AESTHETIC 核心下(A-Aware 覺察、E-Explore 探索、S-Sense感知、T-Transform 創化、H-Hand 指針、E-Think 思考、T-Imagine 想像、I-Cooperate
合作)進行學習。
方案透過PBL 專案式學習與SEL 社會情緒學習策略進行設計,學生在方案探索過程中培養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決策能力最後透過光影戲劇進行倡議。歷程中更是參與學校廁所改建工程設計壁面的公共藝術,將在地媒材結合馬賽克施作壁面,在開放性和互動性的壁面參與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藝術作品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更是從壁面圖示設計保有在的故事文化及對家鄉期待和記憶。
教學團隊在大王美學AESTHETIC 核心目標一致,引導學生自信學習,培養思辨力,將個人生活經驗轉化為藝術創作靈感,提升藝術鑑賞能力與創作表現。並且透過國際交流與日本滋賀大學附小共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