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方案庫

高雄市中山工商—餐餐精湛・藝數展技

數學與視覺藝術有著「追求完美」的共同目標,古往今來,有許多先驅者嘗試結合二者追尋真理,如達文西、畢達哥拉斯學派對黃金比例的追求。為了強化學生跨域統整能力,本校符應108課綱開設「藝數」校訂選修課程,增進學生生活美感、歸納思考與邏輯推理的素養。110 學年度進一步申請加入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嘗試將一般領域知識概念與高職專業科目整合,發展「餐餐精湛」特色課程,在餐飲科專業科目實踐中,具體實踐數學的抽象概念,延伸出不同的美感藝術造型視野。奠基於以上基礎,統整專家學者諮詢建議、學生反饋及團隊教師討論後,將110-111學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成果,結合「空間任意門」展覽,建立數學、美術的基礎認知;在情意與文化脈絡面向上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議題,邀請不同的僑生入班與本地學生分享不同的文化特色,更結合國際情勢引導學生討論SDGs的永續糧食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在技能面向上除了以美術為核心貫穿各個課程,亦整合美術、數學知能呈現於生活科技與餐飲專業成果中。透過與計畫諮詢輔導教授的討論,聚焦於「幻視」的概念,與不同學習階段夥伴學校交流、討論,發展跨領域美感教育典範課程,透過成
果展演向各界推廣,讓課程效益能以非正式課程的方式擴大、渲染,課程分為四大面向如下分列說明。

(一) 艾雪與培根的多面體空間(上學期)

導賞「空間任意門」展覽,透過展示引導學生探索空間的不同面向,接著由藝術家艾雪的系列作品切入空間與立體造型的關係,介紹「群星」作品中的柏拉圖立體,引導學生觀察艾雪畫作中所出現的正多面體與截半立方體、星形化菱形十二面體等不同立體造型,也讓學生觀察藝術家如何創造出多樣魔幻、傾斜的空間感。觀展後,引導學生嘗試運用素描鉛筆和卡紙剪黏繪製潘洛斯三角,引導學生發掘眼見不一定為憑的虛實體驗。
(二) 立體截面的空間魔法(上學期)
接續觀展與空間經驗,請學生分組完成多面體拼組任務,體驗立體造型與三維空間的關係。接著揭示立方體截面的課堂任務,請學生先預想截面形狀,而後運用紅蘿蔔嘗試切出不同的截面。經過實際切割嘗試後,介紹Geogebra,引導學生觀察立方體不同的立體截面,紀錄不同角度與不同方向的截面形狀,運用蔬果切雕的技巧,於蔬果切雕實作中呈現不同的截面造型。最後導入SDGs剩食議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選擇合適的蔬果部位切雕所需造型以避免浪費,請學生討論切雕後的邊角料可行的利用方式,並提出0剩食企劃,落實於實作課程中。
(三) 多元文化幾何造型燈飾(下學期)
請本校越南僑生分享越南中秋提星星燈的文化,結合水燈節請泰國的僑生分享水燈節的文化與各種燈飾造型,引導學生觀察各式立體燈飾後,運用多面體造型設計燈罩,整合生活科技雷射切割課程,引導學生將所設計的單位行進行雷切拼組,自造幾何造型燈飾,作為本校僑生聯歡活動中的場地裝置。
(四) 多元文化幾何造型盤飾(下學期)
請印尼的僑生分享重要慶典與節日時一定會出現的菜餚——Nasi Tumpeng 山形薑黃飯塔,也請僑生向本地學生分享在盛裝時所使用的天然器皿,讓學生了解除了塑膠製品,對環境更為友善的天然素材亦可作為盛裝物,導入SDGs友善農作議題,帶領學生至本校園藝科實習農場認識環境友善的耕作與種植方式,採摘蔬果作物,整合蔬果切雕與盤飾課程與立體截面課程,引導學生運用餐飲專業技法做成幾何造型盤飾之薑黃飯塔。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