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方案庫

南投縣過溪國小─茶香琴韻樂音揚

將學校本位課程的茶道課,加入了音樂與閩南語客家語的吟誦,而此學期由茶道文化中發展出陶藝課程,給學生不同的學習,讓學生於茶道課程中,了解泡茶的器具是如何做出來的,並自己動手做做看。從壺具製作上及茶杯的製作,了解原來裝茶葉及喝茶的器具是這樣子做出來的。從陶藝課程裡都學到不同的體驗和技巧,才發現陶藝這項活動是需要相當大的耐性以及技巧的純熟度。學生也深刻體會到捏陶學方法,從原本的一塊陶土經過琢磨,修底、強化結構,還需要時刻確保陶土的濕潤,是否具有足夠彈性以進行製作,才不會龜裂。這些方法讓學生培養自己的耐心,及認真於自己作品的毅力。
此外,原本的樂器的學習及茶道的學習課程做一個橫向的連結,學生由原本泡茶情境,加入了音樂的元素,並加上了食農教育–茶食的製作,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多元,也更加活潑。希望藉由跨領域的配合,藝術表演過程、閩南語及客家語詩詞朗誦再加上去,整合深化語言、茶藝、食農及藝術的教學,並由茶藝課程中發展出陶藝課程,增加學生學習成效。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者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烹調之完整過程,發展出簡單的技能。在此過程中,亦培養學習者了解食物來源、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並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因此茶道文化加上食農教育及陶藝課程,可培養學生的耐性及對人的尊重與感恩,並激發其生命韌性和堅毅性格,並轉化為一個有藝術氣息的氛圍,成果展中茶席的芬圍中加上朗誦詩詞配合中國古代揚琴的伴奏,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氛圍。希望藉由跨領域的配合,藝術表演過程、閩南語詩詞朗誦與客家語詩詞吟誦再加上去,整合深化語言、茶藝、陶藝、食農及藝術的教學,增加學生學習成效。
藉由學校教師共備課的過程及聘請專業茶藝師及陶藝師到校進行教師研習增進教師授課的能力,加入音樂及語文及陶藝及食農教育等跨領域的素養,活化原本的茶道教學。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