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方案庫

臺南市北門高中─走讀戲金唐

金唐殿是距離學校最近的古蹟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堪足以見證本地區的發展歷史,也是本地區的一大信仰中心,其中留存大量的汕頭匠師何金龍的剪黏作品,細緻華麗,堪稱全台少見,其題材與其他廟宇相類,都是傳統戲曲的主題;匠師把戲劇扮相的人物塑像,安排布局在一個個「壁堵」中,成為「凝結」狀態的戲劇,過去在「劇照」尚未普及的年代,這不啻是一種雕塑家對於故事、戲劇的呈現與想法。
本校為社區型高中,許多在地學生都有進出過金唐殿,但甚少人對此廟的歷史有深入的理解,更遑論仔細觀看壁堵上的精細剪黏。多數時候我們容易對生活中的事物習以為常,進而不見不聞。所以本計畫希望透過三位教師,帶領學生仔細觀看廟宇,除了學習廟宇相關的傳統文化與文本,再透過戲劇工作者的引導,將壁堵中的戲劇做出討論與演出。
美術教師先帶領學生參觀廟宇,從大處著眼建築的整體,請學生找出廟宇的各種「身份證明」來推斷廟宇年代,再由細處著眼,觀賞壁堵上的剪黏,透過手繪剪黏作品,更能深刻認識此項工藝之美。對若干壁堵的戲曲故事,國文教師用相關的古文加以說明,同時深化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最後學生對戲劇文本已有相當的理解,透過戲劇教師的引導,重新討論傳統戲曲中的人情與戲劇張力,透過「定格模仿」壁堵剪黏,再重新演繹出新的故事和思考。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