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資源

【課程精華】臺中市烏日國中─荔鏡記新傳:戀戀桃花源

本學期的跨領域美感課程,藉由對《荔鏡記》的探討與理解為基礎,在表演藝術領域的目標,是希望同學們對於中華傳統藝術上獨有的「程式化表演」有更深刻的體驗與接觸,程式化的動作是戲曲藝術甚或可說是中華文化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根據戲曲對於表演呈現美感上獨特且細膩要求,從生活中自然的語言、動作進行提煉、概括、美化、變形,故這次的課程設計更著重從生活體驗出發,每個人的生命歷練都是最好的表演素材,當表演能和生活真正的碰撞,才能激發出深刻的情感與光彩。 在日常生活中一睜眼,映入眼簾各式各色的色彩,在生科課中結合表藝課所學的色彩學三原色的原理,透過燈光的投射,產生各種不同的顏色,讓學生瞭解舞台燈光是如何產生出來,且希望學生將所學與生活結合。 第一學期音樂課時帶領同學認識中國樂器、基本的樂曲調式、音階等等,並於這學期從中國元素放眼世界,從五聲音階做發展,帶領他們探索許多此類衍生之作品,最後藉由這些教學過程中再回頭欣賞《荔鏡記》,讓學生能用更多面向鑑賞這部明朝潮劇。 南管戲曲「荔鏡記」是在敘述古代女性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由於不合傳統「父母之命」的主流價值觀常被朝廷查禁,它反應的人類追求自由的天性。故本門課設計理念在於著重討論傳統歷史敘述中常被忽略的女性,藉由審美觀的變化、纏足風俗、婚姻形式及貞節牌坊等主題,討論女性在傳統社會中地位的變遷,補充歷史教科書中所缺乏的女性面相,讓學生對「荔鏡記」戲曲中所反應的時代精神,有更清楚的瞭解。

相關文章

Bu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