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美感教育希望帶來什麼改變?計畫理念與目標

一、 計畫理念

第四期計畫立基於前三期計畫的執行成果,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施行綱要為前提,依著計畫團隊原有的組織規模,持續深耕藝術領域為核心,串聯跨領域、跨科目學習的美感課程開發。期望透過課程研發與教學,讓學生在統合五感六覺的美感經驗中,獲得更全面的且創新的藝術及學科學習歷程。

計畫第四期願景
計畫第四期願景

二、 計畫目標

計畫團隊為了延續2014年至今有機開展的課程樣貌,期待在現有的基礎上,永續深耕跨領域美感教育的核心理念,研擬出第四期計畫的四大執行目標。

(一) 厚植學生的跨領域素養

遴選出具代表性的標竿學校,以其作為教學及課程開發的領導者,引領後進學校共同實踐跨領域美感教育之價值理念。另將合作的師資培育體系細分為「師培輔導學校」以及「師培課程創發」,期能以理論研究輔導現場教學,強化在校教師、師培生以及參與課程學生多元的跨領域學習、探索管道,共同創發出更精實、豐富的課程。

(二) 精煉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

分析歷年課程數據,歸結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除緊扣108課綱理念、發展典範課程,更透過蒐集教學現場教師的使用回饋,反覆研究、分析,精煉出呼應快速變遷社會中學習趨勢的課程模組。

(三) 鏈結在地與國際美感教育成果

透過辦理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國外進修參訪等學術活動,並結合教育部旗下各美感教育計畫成果發表,廣邀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資深教師、藝文場館專業人士共襄盛舉,以促成國內外教研成果交流,豐富教師國際視野,考察當前國際教育趨勢,反思共創出新的實踐價值。

(四) 整合跨領域美感教育推動聯盟

整合全國計畫教師團隊、各區域校際聯盟,籌組跨領域美感課程推動巡迴小組,至各地巡迴辦理跨域美感課程研發及增能工作坊。另規劃出版歷年優質課程教材,錄製經驗分享影片與教學演示影音紀錄,以建構跨域美感教育課程執行指南,永續深耕臺灣的跨領域美感教育。

三、 執行工作要項

第四期計畫訂定兩年兩階段工作期程,依前三期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為基礎,配合108課綱核心素養之訴求,以推廣、精煉及轉化為計畫執行方向。

  1.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出發,落實108課綱願景,厚植學生的核心素養。
  2. 深耕跨域社群共備,協助扶植以藝術為核心的跨科協同教學精神,增進協作、共學的教學氛圍。
  3. 持續發展跨域美感課程,並精煉課程模組,尤重議題融入的統整課程,期望將跨領域美感教學普及至所有教學階段。
  4. 活化校際聯盟,遴選跨域美感標竿學校,持續穩固、深化在地支持系統。
  5. 串聯機關單位合作,致力於美感教育資源的整合,共同落實國家重要教育政策。
  6. 整合跨領域推動聯盟,永續耕耘臺灣跨領域美感教育,提升其國際能見度。
  7. 辦理國外教師進修參訪,考察國際最新教學趨勢,豐富參與教師國際視野,促進國內外美感教育交流。
Buy now